亚洲明星网www.asiacool.com 2025年4月8日深夜,长春的星光黯淡了一分——长影厂传奇演员叶琳瑯安详离世,享年93岁。这位曾在《铁道卫士》里把女特务演成时代记忆,又在《新红楼梦》中让刘姥姥憨态征服观众的老戏骨,用70年演艺生涯诠释了什么叫"角色无大小"。

特务专业户的银幕传奇
1955年的《虎穴追踪》里,23岁的叶琳瑯顶着"资丽萍"的假名登场时,谁也没想到这个苏州姑娘会成为反特片时代的符号。她独创的女特务演绎法至今被中戏教材引用:
颠覆形象:扎麻花辫穿工装裤,比工农兵还像工农兵(《铁道卫士》经典伪装)
微表情教科书:递情报时眼尾轻挑,接头的瞬间连呼吸频率都变
反派美学:总在涂口红时暴露阴谋(被影迷称为"死亡唇膏定律")
"当年小朋友看见我就跑,"叶老晚年笑道,"现在广场舞大妈还叫我王曼莉(《铁道卫士》角色名)。"
从特务头子到喜剧活宝的华丽转身
改革开放后,叶琳瑯迎来事业第二春:
1982年《笑逐颜开》:市井大妈为抢豆腐摔进摊位的镜头,成北影厂经典教材
1999年《离婚合同》:嗑瓜子劝架的老居委会主任,即兴台词"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"成流行语
2008年《新红楼梦》:76岁出演刘姥姥,一场"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"的戏吃垮道具组三筐茄子
导演李少红回忆:"她揣着苏式软糖进组,说刘姥姥兜里该有甜味儿。"
幕后人生:配音界的"百变妖姬"
少有人知的是,这位银幕"恶女人"还是配音大师:
苏联版《保尔·柯察金》:一人配冬妮娅+丽达+女匪首
意大利喜剧《一仆二主》:用山东方言演绎女仆(被帕索里尼赞为"东方魔嗓")
神秘履历:60年代曾为朝鲜电影《卖花姑娘》女主角配中文版,片酬仅3斤粮票
最后的光影:93岁的表演课
直到2024年,叶老仍坚持每周给长影子弟学校上课。她的"小角色哲学"影响了几代人:
1. "戏服口袋必须装真东西"(演刘姥姥时随身带真铜钱)
2. "台词要嚼碎了喂给对手演员"(《铁道卫士》吃花生米说台词成绝唱)
3. "坏人也要带点人味儿"(所有反派角色都设计小动作,如摸耳垂表紧张)
4月10日的告别仪式上,长影集团特别展出她1953年的入学档案——泛黄的纸上写着报考理由:"愿做革命螺丝钉,拧在文艺机器最需要处。"或许这正是她演绎上百个"小人物"却个个鲜活的密码。
从特务到姥姥,从配音间到表演课堂,叶琳瑯用一生证明:没有小角色,只有真演员。当影迷们再次打开《铁道卫士》,那个在火车厢里边织毛衣边盯梢的"王曼莉",永远鲜活如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