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近期,医院犬伤门诊接诊量日均已增至30例左右,致伤动物以家养和流浪猫狗为主,也有部分患者被仓鼠、兔子等啮齿类动物咬伤。”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(浙江省新华医院)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周冰之表示。
家养宠物有风险!犬伤与季节直接相关。进入4月以后,天气晴好、节假日增多,人们衣着单薄肢体外露,外出游玩时接触动物的机会也随之增加,更易受伤。同时随着天气变暖,猫、狗等小动物陆续进入发情期,性情变得暴躁,比平时更具有攻击性,导致就诊量出现上涨的情况。
“狂犬病病毒传染源为哺乳动物,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感染。家里健康的宠物也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。”周冰之强调,一旦发作,患者死亡率高达100%,关键在于预防。
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,传染源是感染狂犬病毒的狗、猫等温血动物,它通过咬伤、抓伤、舔舐黏膜等方式传染给人。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,一般在1-3个月内发病,极个别的人潜伏期可能超过1年。
不小心被动物咬伤如何应急处理?不少人觉得“伤口没流血就不用管”还有人认为可以“自行包扎处理”。
“这些可都是犬伤处置的误区啊!谨记处理三部曲:清洗、消毒、疫苗注射。”周冰之强调,在处置标准上,按照国际通行的三级暴露分级制度:一级暴露为完好皮肤被舔舐,可自行用肥皂水冲洗;二级暴露为皮肤出现伤口但无出血,需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疫苗;三级暴露为有伤口并且出血,需联合使用免疫制剂。
对于应急处理,周冰之建议,时间就是生命!被动物咬伤,皮破损,如果不严重,正确做法是清洗伤口,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!伤口暴露后的几分钟之内,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,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病毒,但不要用嘴吸、不要随便包扎!之后尽快到定点医院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消毒和疫苗注射,根据情况被动免疫。狂犬病暴露的伤口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不建议缝合,缝合伤口可能加速狂犬病病毒的入侵,必要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菌药物,预防感染。如果伤口较深、出血,或咬伤头面部/手部,医生会根据暴露情况建议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。